中央国务院妇儿工委专家组重庆调研留守儿童工作

  2012-04-10 10:00

1、前言

    今天很高兴来到这,可以说是我仰慕已久的石柱县冷水小学。几年前,包括在接触留守儿童工作之前,在别的地方的一个会议上就听说过这个学校,当时没有那么刻意关注,但是我还是觉得蛮有特点的。然后,在一些会议的文字材料里也见到过这个学校的一些信息。后来,201010月份在我们学校里的一个考察团,那个时候就和周老师一起知道了冷水学校。当时我就有一个想法,想去学校学习下,看下,那么今天有机会来到冷水学校,听了咱们谭常委,包括谭主任的对于全县整个留守儿童的情况的介绍,冷水学校的整个工作的起源以及发展的过程所取得的成效,包括另外的几所兄弟区县的项目学校的介绍,收获非常多。

    我们这一行的几位老师10号晚上到重庆,然后从11号早上开始到现在接近3天吧,我们在重庆市里面,在璧山,在梁平,今天到石柱县,我们走了这几个地方,几个学校,应该说,不少的市里面的领导,区县的领导,学校的校长老师们包括孩子们做了尽管很短暂但是还是比较充分的交流,这3天得交流有一些体会,我想在这把我的包括我们几位老师的体会提出来跟大家交流一下。指导谈不上,就是我们的一些感受。

2、七大感受

首先,这3天以来我们有一个非常深刻的感受,就是重庆整个社会尤其是重庆市委市政府对于留守儿童对于农民工问题,对于留守儿童的高度重视、关心,这是我们在很多地方没有看到的。留守儿童问题从20042005年以来已经成为整个国家,各个地区,尤其是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是在关注的程度、关注的方式上,重庆市把它列为十大民生工程之一来抓,作为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安排,这是我们在其他省市没有看到的。重庆在做留守儿童工作中,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是非常鲜明的、有特色的,这也为我们整个重庆市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制度保障。从这3天得座谈来看,这3个区县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也有自己具体的安排。

第二,重视是一个方面,怎么样在重视的基础上部署好相关工作。当前国家也在讲社会管理要有一个机制体制的保障,来更好的开展社会管理工作。重庆市委市政府不光是一般层面上的重视,他在具体工作形式的创新上也是非常有特点的。重庆留守儿童工作是由市委市政府直接来开展这项工作,它能将工作更好的落到实处,也能更好的调动城乡资源来参与到对留守儿童的关爱。

第三,重庆留守儿童工作充分地调动了各种社会资源,像党、政、军、团、企业。重庆市在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时,一部分是由大型的国企包括一些港资、台资企业,他们积极的参与到社会工作、社会建设活动当中来,包括我们这次来考察就是在顶新国际集团的积极的参与下来调研的。我想在这种模式下,对于我们今后怎么来调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是很有借鉴价值的。

第四,我们看到“4+1项目教育模式的标准化实施流程”的资料书籍,包括项目开展的工作内容,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们具体的工作安排是什么,我们在什么时间开展座谈,针对什么人群开展,怎么样来开展,都有详细的规定,这种标准化的运行,我个人认为,在社会工作的开展和社会管理工作的开展中这是一个很值得提倡和学习的经验。应该说社会工作尤其是社会管理工作一直在搞,但是这种社会管理工作的随意性还是比较大,就包括留守儿童工作,很多地方也都在做,但是总的来说,随意性也是比较大的。可能今天某一个领导重视了,就干起来了,明天某一个领导不重视了,可能就淡化了,对于长期的工作没有一个很好的章程。那么我们在这里谈到,很清晰的一个脉络就是,有一整套制度规范,而且这个规范在不断的更新,根据经验和教训在不断地发展,这是一个很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第五,毛主席说过,政策制定以后,干部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决定性因素。那么,我们这个项目的运行是有一个非常高效率,工作扎实的一个队伍,包括各个区县的教委都有一个专门的留守儿童工作部门,以及每个学校都有一个负责的校长和负责的一整批的老师,有一整套的班底,这样一个认真负责、积极肯干、扎实的团队,保证了这个项目在一年半的比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初见成效。我个人对这样的团队表示非常钦佩,我们也冒昧地代表5800万留守儿童对在座各位在内的整个团队表示深深的敬意。

第六,应该说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时间比较短,这种比较庞大的留守儿童也只有我们国家有,在近几年来,迅速的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那么,怎么样来解决这个社会问题,怎样来满足这样的群体对社会服务、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我们没有现成的经验,没有现成的模式,所以我们需要去探索。实际上,我们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面临这样的问题,我们处于一个急剧变革的时期,很多现象昨天没有,今天就出来了,明天就成为一个很突出的社会现象,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没有现成的东西可学。对于留守儿童问题,在美国、英国我们没有可以借鉴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个基本的思路,就是要探索,在探索的基础上要建模,在小范围内通过探索建立模式可行之后,我们再在大范围内来推广。我特别高兴地看到,从社会工作、社会实践的理论的模式,在我们冷水小学到在石柱县整体到重庆市得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体现。比如说,最初的冷水小学搞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将其经验提出来之后,石柱县很快就制定了一系列的推动性的文件,比如,石柱县留守儿童工作实施的意见,石柱县规范引进的标准,推广冷水小学4+1模式的意见等等,它都是一种很好的理论上的模式得到了实施。而且,不光是在石柱县将这种模式进行探索以及推广,而且在更大范围内,31个区县的项目学校的推广。这是非常值得称道的,甚至我个人在想,在其它的社会管理工作中,这种模式是非常值得提倡和推广的。

第七,我和我们这些老师有一个很深感慨就是,尽量不要刻意把“留守儿童”这个词眼强加给那些父母在外打工的孩子,因为这样会给那些孩子带来一系列父母的影响。对于真正有效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也不一定能起到好的效果。所以我们一直强调,不要把留守儿童标签化,一定要充分认识到留守儿童的问题,它实际上是农村儿童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实质上他就是农村儿童,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实质上就是农村儿童教育问题的一个体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整体的问题,要把它放在三农问题的解决,放在农业的发展、农村的发展、农民的发展的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之下,也就是发展民生、解决民生的问题。我们在这里很高兴的看到我们的冷水小学、石柱县、31个项目学校以及重庆市整体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它是放在整个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的大体系之下的。要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从根本上要消除留守儿童这样的群体。5800万留守儿童的存在是历史发展阶段的一个特殊的人群,加上国家各种制度上得缺陷、限制,使得很多年轻的农民外出打工时没有办法、没有能力、没有条件把孩子带在身边。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一方面要在城市想方设法建立健全有利于人口迁移流动的制度和政策体系,而当今很多的政策是不利于人口迁移流动的。另一个方面,我们要想方设法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使得更多的年轻夫妇没有必要背井离乡到外地发展。当然这两个方面也不能完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所以就需要向我们开展4+1项目,开展代理家长,爱心妈妈,爱心爸爸等一系列活动。重庆市的这种将留守儿童问题纳入整体的民生工程、三农问题的解决,我觉得是十分宝贵的。


3、三大建议

这些就是我们的一些体会吧,由于时间比较短,我们得出的这些结论可能还不成熟,从提出4+1教育模式,以及整个重庆留守儿童工作的经验还有很多好的方面,上面所说的只是我们印象比较深刻的体会,除了整个以外,在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的讨论,也有一些小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个方面,进一步总结、研究、提升经验,使4+1教育模式以及整个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中所形成的经验、成功的模式更大范围内,更长期的发挥作用。我们国家现在流动人口有2个多亿,但这个数据只是某一个点上的,我们对农民工以及留守儿童数据处于一个模糊不清的尴尬情况,随之相应的管理、服务就失去了一个基本的依据,因此我们要加强关于流动人口的统计和调查。我们很高兴的看到,对于重庆市各区县的留守儿童数据,教委学校层面都非常清楚,重庆在留守儿童基本数据统计上做出了很好的探索,值得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

第二个方面,我们这3天走访的这3个学校,我们很高兴的看到,整个项目有一个整体的设计,同时,我们看到各区县有自己不同的特点。比如我们看到璧山项目学校他们发展剪纸,吹葫芦丝等等,每个学校都有各自的特点。在留守儿童问题上,各区县有各自的特点,矛盾也有一定的特殊性,我们每个学校抓住这样的特色,突显自己的特色,把当地的留守儿童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好,这是一个非常难能可贵的特点。我也建议下一步,能够把这种特色能突显出来。

第三个方面,学校老师特别用心,他们可能没有形成成套的理论,但是他们做了很多的工作。从很小的关心的一个行动能够体现出社会的一种人性关爱。各学校的老师可以再接下来的工作中多多总结经验,然后将这些经验编写成小册子,使下一步工作更有章可循。

四、总结

    怎么样解决项目学校面临的共同的挑战问题,使我们的4+1项目留守儿童关爱工作能够形成一种长效的机制,这是留守儿童关爱工作能长期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了解到每个学校的校长都谈到一个问题就是资金的问题、专业教师人才配置问题,特别是心理咨询老师、营养与健康以及卫生方面的专业老师。这需要我们更多的探讨来解决这些问题。从政提升来讲,老师需要做深入、细致、扎实的工作,教师的工作量大幅度地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在资金方面有更好的激励机制,这也是需要我们更进一步的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