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彼岸的暖暖关怀—顶新关注重庆留守儿童

新华网台湾频道   2015-01-20 23:36
从重庆市到梁平曲水乡车程大概三四个小时,12月的重庆虽是阴雨绵绵,路途泥泞,却也挡不住一颗做公益的心。从12月9日至30日,顶新公益基金和顶新集团的志愿者,对重庆地区15所项目学校和一所中职学校中的350户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冬令物资发放活动,物资包括大米、菜籽油、棉被、冬衣等生活用品

    从重庆市到梁平曲水乡车程大概三四个小时,12月的重庆虽是阴雨绵绵,路途泥泞,却也挡不住一颗做公益的心。从12月9日至30日,顶新公益基金和顶新集团的志愿者,对重庆地区15所项目学校和一所中职学校中的350户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冬令物资发放活动,物资包括大米、菜籽油、棉被、冬衣等生活用品。

来自海峡彼岸的暖暖关怀

    “这样的冬令发放慰问活动已持续了四年了,每一次来都会让人感触特别多。”顶新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张建利介绍说。据了解,对重庆地区留守儿童冬令慰问活动,是基金会关怀国内留守儿童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自2010年顶新公益基金会启动了关怀西部留守儿童的计划,到目前为止已累计拨款3000多万元用于重庆地区留守儿童关怀,每年都会动员在年末进行冬令慰问发放,让留守儿童家庭能过上一个温暖的新年。

    另外,在对试点中学学生进行健康体检时,他们发现大多留守儿童体重、身高等指数均不达标,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因此每学期顶新还会让一些受资助的留守儿童在校享受全额的餐费支持。梁平曲水乡初中一直没有一个学生食堂,“明年我们会盖个学生食堂,这样大冷天的孩子们不用端着饭碗去教室里吃饭了。”张建利对记者如是说。

    除了物资支持 要给孩子满满的爱从重庆市去往曲水乡的路上,基金会的陆恩尧督导给随行的记者们讲了一个故事,顶新资助的15所学校每个月都会给留守儿童办集体生日,希望那些留守儿童能够更好的深入集体,越来越开朗,最触动陆恩尧是,有一年一个学生在给顶新的感恩信中写到:“非常开心,这是我第一次吃到蛋糕。”

     “做公益除了要给孩子物资支持,给学校盖楼以外,最重要的还是要给孩子人文关怀,这才是我们做公益最主要的目的。”陆恩尧感叹说,也正是抱着人文关怀的目的,他们还专门推出了针对留守儿童的“4+1”培养模式。所谓“4+1”模式,就是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中要兼顾思想品德、人格品质、心理情感、行为养成这四种教育,并保证孩子的“营养与健康”。比如,开展读经典、讲故事、谈心得、过集体生日等活动。

    谈及学校组织的这一系列活动,刘泽友说给他触动最深的是“感恩活动”,学校会要求留守儿童每周都给父母打个电话。刘泽友的父母在他八个月大的时候就去江西打工了,一直由外婆外公养大,以前刘泽友很不喜欢给父母打电话,“但是现在跟爸妈愿意多聊了,讲讲学习,讲讲生活上的事。”

    初一学生李郭铭也和李泽友有相似的感受,内向的他见到家访的志愿者和记者紧张万分紧张,站的跟军姿似的笔直且默不吭声,当聊到学校的活动时他终于有稍许松懈,说最喜欢的是感恩活动和集团生日,“老师对我非常好,心里对老师有感恩,参加集体活动后脑子也活跃了很多。”说起李泽友、李郭铭这些孩子的变化,曲水初中方权老师不禁感叹:“农村的孩子比较自卑,孩子的成长需要过程。”

学校得发展 学生得实惠 老师得锻炼

    “我总会想起这些帮助过我的叔叔阿姨们,以后想要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人!”李泽友发自肺腑的说,提到以后的梦想,李泽友说想成为一名企业家,能有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

    陆恩尧督导说,虽然顶新提供资金,但是“4+1”培养模式想要更好的推广还是要靠学校的老师去完成。曲水初中的蒋乾坤老师是思想品德版块的负责人,他说:“每个班级40个学生,平均有20人都是留守儿童,我们既是老师也是保姆,除了管好他们的学习还要管好生活。老师上课时用的是魅力,但是平时就是要用爱。自从有了这些活动,孩子们表达能力、内务能力明显变好,更加开朗了。”

    方权老师也不禁感叹,“我们都有一个共识,顶新的这些活动让学校得到了发展,学生得到了实惠,老师得到了锻炼!”(文/俞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