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大山深处的留守儿童

新华网   黄玥 任沁沁   2011-11-10 10:00

   

69.jpg

    “我是一个有梦的女孩,我叫徐婷婷。5岁前,梦中有爸爸温暖的怀抱,有妈妈温馨的笑容,幸福相伴我成长……”当回忆里幸福滋味还在弥漫之时,现实的噩耗早已打破这个瘦弱小女孩的美满生活。

  5岁那年,南下打工的父亲因车祸去世,母亲远嫁他人,奶奶不堪负重选择轻生,如今,她和哥哥、弟弟与年过七旬的爷爷相依为命。孤独、寂寞和无助在她小小的心里留下深深的伤痕。

  如今已13岁的徐婷婷,是重庆酉阳县毛坝中学6年级学生,中国庞大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一员。

  上世纪80年代起,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怀着挣钱致富的梦想涌进城市务工。2010年,全国这样的流动人口规模超过2亿人。受现实条件所限,外出务工农民不得不将年幼的孩子“留下”并托付给亲戚,这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据统计,目前中国留守儿童有5800万,占农村儿童总数的28%,占全国人口数的4%。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据统计,80%以上的留守儿童由祖父母隔代监护或亲友临时监护。“隔代教育”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厌学、逃学,学习成绩也低于正常家庭儿童。偏远农村贫苦的生活环境也让留守儿童无所适从,显得孤独、自闭、叛逆。

  “沉默、没有朋友,不敢正视老师和同学们,平时总是一个人……”徐婷婷在心灵日记本上写下孤独的滋味。

  “刚开始只要有人靠近,他们就会躲到桌子下面。”毛坝中学26岁的数学教师李江回忆起刚到校时留守儿童怕生的情形。

  重庆酉阳县毛坝中学是一所国家级贫困县寄宿学校,学校海拔1080米,平均气温低于县城10多度,学校距离县城38公里,孩子们下山回家要走3、4个小时。

  “这里是留守儿童生态的一张缩影,孩子们肩负的是农村最真实的未来。”在毛坝中学工作16年的副校长姚远强感叹。

  重庆铜梁县白羊镇爱心小学4年级的赵善中,和爷爷生活在一起。对他而言,“已经快记不住爸爸和妈妈长什么样了”。

  “他们记得父母打工的工厂与手机号,却极少主动拨通电话,因为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们不像其他城市的孩子一样会撒娇,没有想念,也不埋怨。”说这话时,李江眼里噙满泪水。

  然而,也是他们,过早地懂事,用稚嫩的肩膀扛起全家人的生活。

  徐婷婷家住离校较远的农村,由木头堆砌的房子,漆黑一片,光线暗淡。当城市的孩子周末沉迷于电脑、电视时,她正背着和她差不多高的背篓,弯腰下农田干活。

  为照顾培养好留守儿童,为农民工解决后顾之忧,中国政府已出台一系列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法律法规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政策文件。社会各界团体也纷纷投入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中。

  总部在北京的中奥联合置业有限公司自去年10月进驻重庆后,随即发起“中奥爱心行动”,捐资600万元,从“学生奶”“爱心午餐”到“七彩小屋”,为留守儿童播撒爱。

  “留守儿童最需要的是家庭的温暖、幸福的成长氛围。”自小在农村吃苦长大的中奥董事长潘亚文对留守儿童的痛与泪深有感慨,他呼吁更多有责任感的企业和社会团体一起为留守儿童开启希望之门。

  爱心之手伸向徐婷婷和她的同学们,台资企业顶新集团顶新公益基金的爱心援助让孩子们无需再担心学习、生活费用。

  “上天还是眷顾我的。”突如其来的幸福让徐婷婷哽咽难忘。

  人们也开始探索留守儿童培养保护新模式。重庆是中国留守儿童问题最典型、集中的地区之一。重庆单亲或双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达235万,比2000年增加60%,占农村未成年人总数的43%。

  2010年由重庆市委和顶新公益基金会探索的留守儿童“4+1”模式,正在重庆31个区县的31所农村中小学中推广,从思想政治、心理情感、行为习惯、人格品质和健康安全保障等方面,探索形成培养留守儿童的新模式。

  酉阳县毛坝中学从去年开始实施“4+1”模式,让孩子们从最小的事情做起,学会叠被子、洗衣服、学军体拳、学会感恩与谦让;成立红领巾广播站让孩子们大声朗读;为孩子举办生日聚会让他们吃上蛋糕,感受温暖;准备安全和环保方面的知识竞赛,让孩子争做地球小卫士。

  顶新公益基金会重庆执行长周淑珍女士表示,留守儿童最缺失的是亲情和关爱,在成长的关键时期,“4+1”模式能给予他们温暖的关怀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我变了,告别了那个沉默寡言、瘦瘦小小的我,告别了那个不爱学习、不讲礼貌、胆小的我,我变得活泼开朗、体魄强健。”已经走出阴霾的徐婷婷,如今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和广播站播音员,重获了家庭般的温暖,找回了笑容和自信。